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前身

文/张迪   2017-03-13 23:06:41

◎ 三十年式(上)和三十五年式步枪(下)一款经典的枪械正式诞生,大多蕴含着前人的心血,本文介绍的即是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前身——日本早期自主研制的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步枪。

日本小口径步枪的先驱——三十年式步枪

在日本装备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步枪之前,军队主要使用的是十三年式、十六年式、十八年式11毫米单发步枪和二十二年式8毫米连发步枪,由日本陆军枪械火炮专家村田经芳少将设计,在国外被统称为村田步枪。它们在装备部队后问题多多,首先十三年式、十六年式和十八年式单发步枪容弹量仅为1发,而且使用的是11毫米黑火药无被甲铅头枪弹,打完一发后需要手工装弹,操作使用不方便,威力与精度也不是很理想。二十二年式连发步枪虽然采用了管式弹仓,容弹量提高到8发,并换用了8毫米无烟火药平头被甲枪弹,但是结构比较复杂且笨重。因此在1894年,对现有步枪情况不满的日本军方便提出了研制一种弹仓式连发小口径步枪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与上文提到的单发和连发步枪相同,那时的小口径步枪的概念也不同于现在,6.5毫米口径即可以看作是小口径,不像现在一般指的是在6毫米以下,比如美国的5.56毫米和中国的5.8毫米。

当时在东京炮兵工厂担任枪械设计师的有坂成章为了设计出符合日本军方要求的步枪,在借鉴德国毛瑟步枪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于1897年(明治三十年)设计出了一款口径为6.5毫米的步枪,被命名为明治三十年式步枪。采用旋转后拉枪机,使用5发弹仓供弹,枪弹为无烟火药枪弹。总体比较出色,受到了士兵们的极大欢迎。

1904年,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日本和俄国之间爆发了战争,三十年式步枪首次参加实战,随着战争的进行,早期日产300支的生产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日本政府随即增开兵工厂并且招募工人,以增加三十年式步枪的产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装备三十年式步枪,使用中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不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那么不但不能满足士兵的使用需求,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最终三十年式步枪做了具体改进:改进了弹膛尺寸,降低了弹壳紧贴在弹膛上导致无法退壳的概率;对枪机进行了加固;在枪托上加装了支铁,防止木质枪托在受力过大时折断;在机匣上方增设了两个泄压孔,防止膛压过大造成故障。

日本海军用枪——三十五年式步枪

三十五年式步枪是三十年式步枪的衍生型号,主要供日本海军使用。

在陆军已经换装了三十年式步枪的时候,日本海军仍在使用英国马蒂尼单发步枪,为了能让海军也使用新枪,当时东京炮兵工厂的设计师南部麟次郎以三十年式步枪为基础进行改良,1902年(明治35年)完成了设计工作,命名为三十五年式步枪,因为其使用对象为日本海军,因此也被称为三十五年式海军步枪。

三十五年式步枪的大部分结构与三十年式步枪相同,区别是改用直立框型表尺,将保险钩长度缩短并滚花处理,还安装了一个需要射手自行移动的防尘盖。后来南部麟次郎设计的三八式步枪改进了这个防尘盖,可以自行跟随枪机移动。

从国外一些枪械收藏指南的数据来看,三十五年式步枪大约生产了40 000支,其中许多在一战期间被出售到英国和俄国。日本海军从1902年开始装备使用三十五年式步枪,并在1904年参加了日俄战争。◎ 三十五年式步枪的防尘盖

◎ 三十年式(上)和三十八年式(下)步枪枪机分解图

◎ 三十年式步枪待击发(左)击发后(中)与保险(右)状态

◎ 三十年式步枪的空仓停射功能

◎ 三十年式步枪枪机卡笋

◎ 三十年式步枪的前推式弹仓底板释放钮两枪结构品读

枪机 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的枪机大致相同,区别是三十五年式的枪机保险钩缩短并滚花处理。

枪机采用非自动步枪枪机中非常经典的一种——旋转后拉枪机。当射击完一发枪弹后逆时针旋转枪机,后拉即可将击发过的弹壳抛出,此时如果弹仓内有弹,继续前推枪机到位再顺时针旋转即可闭锁。

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年式步枪具有空仓停射功能,类似于现在的空仓挂机。现在经典的空仓挂机是弹匣内的枪弹射击完毕后,托弹板上升顶起空仓挂机杆,使之顶住枪机,对于使用可卸式弹匣的枪械来说,能够保证卸下弹匣后空仓挂机杆仍顶住枪机,这样在更换弹匣后重新上膛非常方便。而三十年式步枪的空仓停射功能则是击发后,旋转后拉枪机,如果弹仓内没有枪弹,托弹板会上升,顶住枪机使其无法向前运动。这种设计在之后的三十五年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和九九式步枪上都有,新手训练尤其是在战场的高压环境下非常实用。

此外,三十年式步枪枪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其保险装置为钩状,因此在旧中国俗称它为“金钩步枪”。正常射击状态时“金钩”偏向枪身左侧,关闭保险时需要后拉“金钩”并且顺时针旋转使之偏向枪身上方,此时枪机、扳机都无法运动,达到保险的目的。但是“金钩”状保险与枪机尾部的距离较小,想要勾住“金钩”不容易,如果再戴着手套则更不方便,因此三八式步枪改用圆形保险,且将后拉改为前按,这样操作保险较为方便。

三十年式步枪卸下枪机非常简单,只要一手旋转枪机,另一只手按住枪机阻笋,后拉枪机即可卸下。但是三十年式步枪的枪机结构比较复杂,此后南部麟次郎在设计三八式步枪时花费大力气简化枪机,因此枪机简洁得多。

弹仓 三十年式步枪的弹仓容量为5发,弹仓底板的释放钮位于扳机护圈前方,只需向前按压即可释放,在清理弹仓或者快速退弹时十分实用。但是三十年式步枪的弹仓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即弹仓底板容易掉落。根据国外一些枪械收藏网站的记载,一些三十年式步枪曾在一战期间卖给俄国,俄国士兵在使用时曾经遇到过弹仓底板脱离的故障。原因很明显,由于天气寒冷,俄国士兵大多戴手套,导致射击时可能误触弹仓底板释放钮,从而引发托弹簧连同弹药全部掉落在地的问题。因此后来一些日本步枪就将弹仓底板释放钮由前推式改为后拉式。

机匣 同大部分日式步枪相同,三十年式步枪和三十五年式步枪的型号铭文位于机匣上方,分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日本菊花文,下半部分为型号文字。此外,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步枪的机匣上方还设计有两个泄压孔,防止膛压过高。◎ 三十五年式步枪的机匣铭文,同时也可见红圈圈出的两个泄压孔

◎ 三十年式步枪使用的线簧托弹簧

◎ 二式步枪改用的板簧托弹簧

◎ 三十年式步枪手册中的枪托、枪机和弹仓剖面图,可见枪托为上下两段连接而成,这样做能够节省木材

◎ 三十五年式步枪的准星和刺刀座

◎ 三十五年式步枪的表尺竖起状态

◎ 出口到中国的三十年式步枪上的铭文,为“光绪三十一年制”

◎ 三十年式步枪和刺刀结合状态

◎ 三十年式步枪刺刀背面凸字形凹槽

◎ 三十年式步枪的表尺瞄准装置品读 三十年式步枪的瞄准装置为准星缺口式照门,表尺最大射程2 000米,其上有三个缺口。当正常距离(600米以内)射击时,将表尺放下,使用表尺后面的缺口进行瞄准射击;当射击距离为600米到2 000米时,竖起表尺,根据目标距离调整表尺。笔者个人认为这种表尺的实用性并不大,6.5毫米步枪枪弹飞行到2 000米的地方是否还能保证命中率和杀伤威力暂不考虑,仅是2 000米的距离便已经远远超过了士兵的目视距离。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步枪的有效射程为400米,这是在保证命中率和杀伤威力的前提下,依照士兵采用规定的姿势,使用目视射击方法确定的。超过400米后士兵仅仅靠裸眼目视已经无法保证足够的命中率了。

三十五年式步枪的瞄准装置、使用方法基本同三十式步枪,区别是表尺最大射程为1 500米。

刺刀 三十年式步枪使用三十年式刺刀,刺刀座为“凸”字形。之后的日式步枪大多使用三十年式刺刀,因此刺刀和刺刀座均相同,保证了刺刀的通用性,而刺刀座也成为分辨日式步枪的一个很好依据。特例是四四式骑枪,最初日本骑兵的刺刀也是可以拆卸的,平时放在马背上,使用时再安装到枪上,但是后来骑兵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安装刺刀不仅不方便而且贻误战机,因此四四式骑枪采用的是折叠式刺刀,不使用时将刺刀折叠,使用时展开,比可拆卸刺刀方便。

其它部分 上文提到,与三十年式步枪相比,三十五年式步枪的最大改变在于增加了防尘盖。究其原因是三十年式步枪随日本士兵参与日俄战争以后暴露出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在中国东北地区作战时,由于东北环境严寒、干燥且风沙大,三十年式步枪容易被灰尘影响,进而影响到枪械的使用可靠性,因此当时的一些士兵会将三十年式步枪的枪机部分用布裹起来。此后南部麟次郎在设计三十五年式步枪时增设了一个手动控制的防尘盖。此后在设计三八式步枪时,出于同种目的,也特意要求在新枪上设计防尘盖。由此可见,早在设计三八式步枪之前(三八式步枪于1907年正式制式化量产),日本人就已经对中国动了心思。◎ 三十年式刺刀和刺刀鞘

◎ 三十五年式步枪使用的刺刀

◎ 日俄战争时期三十年式步枪枪机被布裹住

◎ 三十年式步枪手册中绘制的6.5毫米枪弹图,左边展示的就是装有5发弹的弹桥状态

◎ 三十年式步枪使用的5发桥夹和3种枪弹,从左至右分别为6.5毫米圆头弹、教练弹和室内靶道训练用铅头弹

◎ 三十年式步枪和三十年式骑枪

◎ 空放铳机匣上的铭文,同时可见其上的两个泄压孔

◎ 使用三十年式步枪改造的空放铳除装备日本军队以外,日本还向俄国、中国等国出口了一部分三十年式步枪,彼时中国尚处于大清王朝时期,因此这批三十年式步枪被抹去了原先的“三十年式”铭文,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大清的团龙纹和光绪纪年。比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口的三十年式步枪铭文则改为团龙纹和文字“光绪三十一年制”。

弹药 三十年式步枪使用6.5×50毫米有坂弹,配有5发桥夹,装弹时既可以将枪机拉至后方后使用5发桥夹装弹,也可以手动逐发装弹。

此外,日本设计的枪械大都有一个明显特点,即同样的型号设计一长一短,长枪称步枪(日文称“步兵铳”或者“小铳”),短枪称骑枪或马枪(日文称“骑铳”或者“马铳”)分别供步兵、骑兵使用,这也是日本设计枪械的一大特点吧。

到了抗日战争爆发时,大部分前线日军早就已经不使用三十年式步枪了,仅有少量的后方守备部队还作为警卫用枪。而事实上,早在1914年,日军《日常携带武器表》中的三十年式就已经被三八式取代了。在1905年到1921年之间,日本军方还曾将大约一万支三十年式步枪改造为射击空包弹的步枪(日文称之为“空放铳”)。

虽然与三八式步枪相比,三十年步枪和三十五年式步枪的装备时间并不长,但是“金钩步枪”可以算是日本早期对小口径步枪进行探索后的产品,为日本步枪的设计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Nambu World网站)

[编辑/何 懿]

上一篇回2017年3月第3期目录 下一篇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2016 毕业论文网 > 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