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强锋专案”机动反舰导弹系统

文/田聿   2016-05-07 07:50:34


文/田聿


◎ 解放军在台海当面部署大量导弹,东风-15B是其中极具威慑力的弹道导弹


21世纪初,鉴于大陆在台海当面大量部署弹道导弹,而且打击精度日益提高,台湾军方不得不思考战斗力保存与基础设施防护问题,以提高承受“第一击”的能力。2008年,台湾“国防部”在2009年度中程施政计划中提出“强锋专案”(Project Ciang Feng),发展第二代岸基机动式反舰导弹系统,提高制海作战的能力,该项目获得“行政院”批准。如今,“强锋专案”已落实大半,台湾海军“海锋大队”以固定阵地和机动两种方式在台湾本岛与离岛部署“雄风”2反舰导弹,下辖单位分别是基隆(第一中队)、小琉球(第二中队)、新北三芝(第三中队)、东引(第五中队)、澎湖(第六中队)、花莲(第七中队)与左营(机动中队)。需要强调的是,“强锋专案”强调除了发展“雄风”2、“雄风”3系列反舰导弹的岸基机动发射系统外,还强调战斗力保存与强化通情指控能力,并搭配从台湾海军“大成”系统升级而来的“联成”系统,构成全岛反舰攻击网。

第二代岸基机动式反舰导弹系统

由于“强锋专案”是强化版岸基机动反舰导弹系统,又强调战斗力保存后的反击,所以攻击力、防护力、机动力成为项目重点。在岛内“中科院”协助下,台湾海军采用新对策,发展出与外军不同概念的岸基机动反舰系统,重点是改善交战系统、火控软件升级、集成“雄风”2和“雄风”3导弹到同一发射单位、全系统机动化、成立训练中心等。

台湾海军“海锋大队”早期需依赖“大成”系统的情报交战,而且仅能由单一战区接收命令执行,判定攻击目标也以人工识别为主,作战部队根据其威胁性下达攻击指令。“中科院”有针对性地修改交战软件,当敌情报数据输入后,火控系统电脑会判定其威胁性、攻击性、方向性等资料,排出优先攻击顺序,提供战斗人员参考。不仅如此,因为“联成”系统能截取台军“迅安”C4ISR系统的海量数据,所以“海锋大队”的火控软件升级后,各导弹中队几乎都能连线,并运用其情报作战。电脑可集成指挥各部队导弹实施“异地同时攻击”,不仅能同时指挥不同“海锋”阵地与陆上机动中队,甚至可连接海军舰艇的雄风导弹进行齐射攻击。此外,也可经由电脑建议来选择弹种、路径与飞行转折点设定,对敌舰做最致命的全向式攻击。这种发射系统的建立,再配合海军的“大成/联成”系统,可构成全岛攻击网路,有效发挥机动打击能力。

根据“强锋专案”,“海锋大队”要兼容部署“雄风”2和“雄风”3反舰导弹,尤其是后者是台军威慑大陆航母的“超级火力”,所以“中科院”特意设计了“一架三弹”发射平台。这种发射架拖车有12个轮胎,载荷超过30吨,可搭载“雄风”2导弹和较大的“雄风”3导弹。虽然发射架可以共用,但装上四联装“雄风”3导弹弹箱后,实测发现有超高现像,不适合在一般道路通行,而且载荷过重也不利高速行驶,所以除非公开展示,目前“海锋大队”的部署方法仍以只装两个“雄风”3导弹弹箱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在开发发射平台期间,也在研发代号“戟隼专案”的“雄风”2E巡航导弹,使发射架也适用于该导弹。


◎“海锋”机动中队实射“雄风”2导弹,最右侧为少见的救援维修车货柜车厢


◎“强锋专案”内的各式车辆多采用民用涂装


◎ 左营海军基地的忠勤营区,为“海锋”机动中队的驻训中心,营舍多采用挑高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09年中国大陆阅兵式上出现“东风”15B弹道导弹后,台湾军方认为一旦台海战争爆发,“海锋大队”固定阵地都将不保,要知道“东风”15B的锥型新弹头能高速击中阵地,可贯穿基地掩体的混凝土结构,瘫痪各阵地反击能力。针对这种威胁,提高岸基“雄风”2/“雄风”3导弹系统的机动性遂成为重要课题,“中科院”为此将全系统实现机动化,战斗人员与武器装备都以车载方式快速机动。集装箱式车厢提供官兵战斗与休息空间,并采用民间底盘与商业涂装,以便在开战初期混入民车之中作为掩护,号称可独立保持战斗力并持续三周时间。同时,台湾海军扩建左营基地内的“海锋”机动中队营区——“忠勤营区”,新营区不仅有大型建筑来容纳全系统的停放,还设置训练中心,可进行教育训练与测考实操,成为“海锋大队”在台湾南部的重要据点。

“强锋专案”系统构成

整套“强锋专案”系统包括:指挥车、火控车、救援维修车、通信中继车、卫星转播车、炊事车、械弹车和外遣人员休息车各一辆;导弹发射车、供弹车、先遣作业车各两辆,全套设备包括七个车种总共十四辆车,规模不可谓不大。

指挥车底盘采用德国曼牌MAN TGM18.250四门短轴卡车,后面加装一个方舱构成。车上备有电控箱、复式监视设备、模拟式总机与方舱内的这些桌椅,可提供高阶人员视信与开会,在基地内还可充当预备指挥所以及成为战地指挥中心的功能。

火控车是全系统最核心的车辆,除作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中心,也执行导弹发射。全车由荷兰达夫DAF 85.460拖车头及后面的人员操控方舱所构成,民用型DAF拖车头为6×4后轴驱动模式,载荷能力43吨,可将分离式方舱载至射击地点。全车长约18米,高约4.5米,尺寸与一般40英尺集装箱相当,在公路机动完全没有问题,“海锋大队”还故意保留民车白色涂装和灰蓝色方舱外观,用来掩饰军用设备,达到伪装效果。观察火控方舱的外观,前端有一个可举升的大型微波天线,可接受海军“大成/联成”系统数据信息,进行追踪控制、雷情显示、战情传递、早期预警等工作。方舱还装有URC-306对空通信机、Harris-7000系列通信机与台湾自制RT-2000通信机的各式天线,提供UHF/VHF频率范围的通信,可与陆海空战斗单位联系,进行三军联合作战,通信功能较强。方舱上方装有监视器,可监控战地四周情况,进入通道门还设有密码锁与对讲机,所以未经核准,很难闯入火控方舱内。军方还宣称,全车车体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具有防炮弹破片能力。

导弹发射车也采用DAF 85.460拖车头,具有自动排挡及高载荷的能力,可装载四联装“雄风”2或“雄风”3导弹。四联装“雄风”2导弹发射架总重量高达25吨,台军招标之初就认定DAF拖车头最合适充当运输工具,可替代上一代的沃尔沃拖车头。车后的发射平台采用12轮的活动板架,板架前端装有30千瓦发电机及400升的副油箱,四周则设计液压千斤顶,可在发射导弹时稳定发射架。后方中轴设有液压举升装置,柱形液压缸可将导弹箱撑起45度仰角,进入备射状态。由于“中科院”在规划项目之初,就设计“一架三弹”使用,所以发射架还预留很大空间,用于装填更大尺寸的导弹。该车平时采用白色拖车头与发射弹箱灰蓝色涂装,但在参加2015年7月“国防展演”阅兵时改成三色丛林迷彩涂装。


◎ 台北航天展上的“雄风”2、“雄风”3导弹,可比较出弹箱大小的差别


◎ 发射中的“雄风”2导弹,导弹翼面还未全部展开。“强锋专案”下的发射架经过重新设计,“雄风”2、“雄风”3导弹皆可共用


供弹车底盘选用韩国大宇Novus特制型卡车,除有440马力的高功率外,还有30吨载重能力,车厢后方装有液压吊臂,可吊挂导弹弹箱到发射架上固定。“强锋专案”设想的战斗力保存情况是岸基反舰导弹只有一次反击能力,无法再进库房补给,因此“中科院”特别构思备份导弹的运输与保存。目前规划是供弹车装有四枚备用导弹,以便发射车下一轮开火,所以全系统共有16枚“雄风”2/“雄风”3导弹。

救援维修车为岸基“雄风”导弹系统提供保养维修服务,尤其是野外战地保养与零件更换补给。整车设计与火控车一样,也是由DAF 85.460拖车头拖曳一个与火控中心相当的方舱,其差别是方舱上方并无天线,但后方有升降液压铲斗,以便柜内货物进出,方舱前方安装发电机,并有楼梯可登上方舱顶端。

通信中继车外观特征与指挥车相同,采用 MAN TGM18.250四门短轴卡车,但方舱前缘则装有电动桅杆天线,可举升到10米高度,延伸微波通信距离。较特别的是,除了车尾装有1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外,还加装一台3千瓦的汽油发电机,作为紧急供电之用。台湾海军现役反舰导弹几乎都靠“大成/联成”系统提供情报数据,该车专门作为“大成/联成”系统的微波信号中继使用。

卫星转播车:台军一般把具有卫星通信能力的通信车叫作“天频车”。军舰在海上航行,使用卫星通信并不稀奇。“强锋专案”内的“天频车”属于早期型号,由丰田海狮-Solemio 2.7升客货两用车改装而成。其卫星中端通信系统具有自行检测功能,可使用数据、语音及传真,并有系统信息提示,可实施功率调整与天线系统微调,采用自动或手动搜寻卫星信号。虽然该系统的火控车几乎涵盖所有军方通信系统与频道,但依照台军惯例,还保有“天频车”这条通信链,以备不时之需。

先遣作业车:这一名称由“中科院”命名,实际是台湾陆军所谓的“尖兵部队作业车”。该系统因为要进行战斗力保存及野外机动作业,所以需要先遣部队进行道路勘察、联络协调、驻地准备及物资补给工作。先遣人员预先处理机动细节,确认行程计划,保持路线顺畅,以防车队机动时意外停在路上,进退不得。该车选用台湾岛内常用的大众T4箱式货车不仅可掩人耳目,而且机动性不错,平时可当行政车,战时可当联络车使用。

炊事车:由于战斗力保存期间,“海锋”机动中队需自行独立运作和隐藏野外,一辆高级炊事车可满足官兵伙食需求。该车采用德国奔驰ACTROS 2032作为底盘,车厢内设计为移动厨房,车厢右侧可向外伸开,配合活动脚架可将炉火推出,车后加装液压升降铲斗,以便厨房食材运送。车厢前端则设有发电机与冷气机,炊煮都不用明火,改以电力加热,里面还有台湾岛内炊具名牌大同电锅。17吨的车身,据称可搭载3天内50人份的食材用量,并有50人的餐具配置,不过水源需外面供应。

械弹车:该系统移防野外驻地时,须有自卫战斗的能力,故械弹可存放该车。底盘采用奔驰ACTROS 2344卡车,车后有密闭车厢,车厢前缘则有设置长梯,可登上车顶,该车没有设置发电机。

外遣人员休息车是全套系统中最人性化的装备,采用奔驰ACTROS 2032为车体,并打造起居车厢,外装有空调,内有床铺与书桌,并有灯光,电源则由车厢前端的发电机供应,外观看似一台野外露营车。该车提供下勤务的士官兵休息使用,而不在野地扎营搭帐篷,概念可谓先进,只是台湾军方深恐百姓无法接受这一观念,引发“军人生活奢靡”的非议,所以该车极为保密,很少公开。

“强锋专案”服役现状

“强锋专案”所涉及的装备从2013年起陆续交付台湾海军,期间进行过多次试射,在操作过程发现有部分缺陷,“中科院”正在完善之中。在实际演练中,火控车与导弹发射车之间需要以馈线连接,除了浪费交战时间,也不适于野地操作,因此台湾海军会同“中科院”进行改进,打算换成微波传递,无线遥控,届时火控车可远离发射车,并可同时控制两辆导弹发射车交战。另一个问题是火控车厢与发射车厢太过庞大,尺寸几乎是12.19米的方舱不适合台湾南部街道及野外机动,而且预定的野外战术位置常因台风暴雨改变地貌,影响全系统车辆进驻。至于战斗力保存期间,须从民间取得燃料、饮用水和食材,过去没有实际操作过,而通信中继车也常因频谱干扰而失效。

导弹方面,台湾海军将最新式“雄风”2 Block-2反舰导弹留在“光华六号”导弹快艇使用,没有装备“海锋大队”。总数达72枚的“雄风”2 Block-2导弹,不仅可设定八个转折点,还有较好的雷达与热成像识别能力。相比之下,“海锋”机动中队现役的“雄风”2导弹,仅有两个转折点及150千米射程,很容易被舰载近防武器系统击落。而“雄风”3导弹虽号称“航母杀手”,但目前也未完全交付“海锋”机动中队,这种导弹攻击时可上升到2 438米高度,再以2.2马赫的高速俯冲攻击目标。


◎ 微波天线呈举升状态的通信中继车,其天线可举升到10米左右


◎ 供弹车采用大马力的大宇货车,后方载有“雄风”2导弹,并用帆布包覆


◎ 以奔驰卡车为底盘的炊事车,车尾设有升降铲斗,供食材进出


◎ 由丰田厢式客货车改装的卫星转播车,车顶加装卫星天线。卫星通信常为气候干扰,但台军在每个重要作战单位都配置有卫星转播车


◎ 系统内最重要的火控车,由货柜型式拖车进行机动。除了中间的大型微波天线外,还有各式通信装备,可控制导弹发射。但是车身过大,不便于在野外与山丘之间的机动


基于“强锋专案”整编的“海锋”机动中队,已在左营接收两套系统,但全案预算却在2014年遭到冻结,导致这项海军斥资超过10亿元新台币的专案竟然停滞不前。2015年5月,台湾“国防部长”高广岓在“立法院”为“国防部”机密预算解冻案备询时,有“立法委员”就美方围绕“强锋专案”的岸基“雄风”3反舰导弹与台方密切合作的传闻提出澄清,高广岓的回答是:“任何飞(导)弹都可经研改来增加射程与精度。”外界推测,目前岸基“雄风”2、“雄风”3导弹正通过美国技术协助,增加GPS精确制导与杂波过滤技术,使其性能达到AGM-84L“鱼叉”Block-2导弹的水平,可攻击停在海面或港口内的舰艇,发挥“先发制人”的效果。另外,还有一种增程型“雄风”3,射程超过150千米,高广岓暗示这些成果可大幅增强岸基雄风导弹的攻击能力。2015年11月,有人发现“强锋专案”的通信中继车机动到中部山区,进行“海强操演”的通信中继任务,试图与在台中港外海空域飞行的P-3C反潜机进行陆空联系,构成整个“联成”系统的通信链,更可增强“海锋”机动中队的海上打击能力。

[编辑/行健]

上一篇回2016年2月第2期目录 下一篇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2016 毕业论文网 > 台军“强锋专案”机动反舰导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