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中国 82 毫米无后坐力炮
文/张迪 张嘉瑞
中国1965年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美国伞兵操作M18型无后坐力炮
无后坐力炮诞生
一战期间,美国海军军官戴维斯发明了一种在当时看来非常奇特的无后坐力炮,这种炮在发射时除了弹头向前飞行打击目标外,还会有一个铅油质平衡物(即假弹)向后喷出。向前飞行的弹头会产生向后的反作用力(即常见的火炮发射时后坐的现象),而向后喷出的假弹则会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一平衡,达到的效果就是这门炮的后坐力减小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这个无后坐力炮的方案被搁置了,直到二战爆发后,美国才重新开始研制无后坐力炮,取消了向后抛出的假弹,改为发射时部分火药燃气后喷,以抵消火炮的后坐力。
曾经辉煌的战绩
早在二战期间,中国便对美国研制出的新型无后坐力炮非常感兴趣。当时的国民政府曾设法向美国政府索要了M18型57毫米和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实物和相关资料,兵工署第50工厂对M18型无后坐力炮进行仿制,生产出了样炮,定型为“民国三十六年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仿制出来的样炮并不能满足要求,仿制工作遂告失败。而对美M20型无后坐力炮的仿制工作至1949年仅仅是完成了部分图纸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借助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美制无后坐力炮实物和相关图纸技术资料继续仿制。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相关军工单位为支援志愿军作战,1951年底召开专题会议,决定仿制美国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52年仿制成功,定型为“1952年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同年,还完成了对美M18型的仿制工作,定型为“1952年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
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装备志愿军后,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1953年5月的西方山阻击战中,志愿军两门52式无后坐力炮配合火箭筒作战,击毁了美军6辆战车,被亲切地称为“万岁炮”。
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则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大显身手。1962年10月,我解放军某步兵团8连在进攻印军阵地时遭遇敌方火力压制,紧急时刻,赶来支援的某无后坐力炮班使用一门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对敌射击,摧毁了3个敌军堡垒,为步兵进攻打开了通道。
1956年,军工部门完成了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改进工作,新炮定型为“1956年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主要打击坦克装甲车辆、轻型野战工事及火力点等。相比于M20型无后坐力炮和52式无后坐力炮,56式无后坐力炮的主要改进是将开闩杠杆改装到右手握把上,方便了使用。
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装备部队后参加过中印、中苏边境作战。1969年3月15日上午8时,我解放军23军201团某营班长杨林同志携带56式无后坐力炮参加珍宝岛作战,击伤、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各一辆。但是这次战斗也暴露出我军的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对付新型坦克装甲时力不从心,此后,该炮逐渐被82毫米无后坐力炮替代。
美国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小图为其右手柄
三十六年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由铭文可知该炮为解放后制造
中国1956年式无后坐力炮,小图为其右手柄
苏联Б-10型82毫米无后坐力炮
1960年代始自研
1958年,针对仿制美式的57毫米、75毫米两种无后坐力炮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暴露出的不足,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所开始着手研制轻型无后坐力炮。时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的吴运铎同志提出“既要增加威力,又要轻量化”的要求,他在研讨会上指出:“要减轻炮重,提高威力……斤斤计较不够,必须要两两计较”。
1961年起,新型无后坐力炮论证方案确定要增大口径,多个单位参与了研制工作。1965年,新型无后坐力炮研制成功,定型为“1965年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以下简称65式)。该炮以苏联Б(中文读作“勃”)-10型82毫米无后坐力炮为基础,取消了它的轮子,将重量减至30千克,整炮可以快速分解结合,且分解后的单件重量较轻,单兵背负携行没有问题。最初65式无后坐力炮仅采用卧姿射击,1967年研制开发出了新型三脚炮架,可根据地形选用跪姿或卧姿射击,也可采用肩扛射击方式。
65式研制成功后,还曾改进定型了65-1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这实际上是伞兵版本的65式无后坐力炮,可以拆分进行长途运输。
参战方面,65式曾在抗美援越战场上试用,珍宝岛事件爆发后还被紧急发往珍宝岛。
1972年,解放军总参谋部在北京举行全军反坦克武器展览和汇报表演。期间,相关单位研究了科研生产计划,制订了部队近期反坦克武器装备体系的方案,并决定65式投产,以加强团以下单位的反坦克能力。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65式随部队奔赴西南边陲。在1979年2月的靠矛山战斗中,我军使用65式摧毁了越军70%的火力点,有效支援了步兵战斗。此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我军射手曾使用65式发射14枚炮弹摧毁了敌12个火力点。
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以下简称78式)的研制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时的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针对国外先进坦克的情报资料,决定组织六〇级学员利用毕业设计的机会进行先进反坦克火炮的课题摸底预研工作。
组织这项预研项目的是时任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的祝榆生同志,他从战士的角度出发,亲自做相关的技战术论证并下达了在当时看来非常严格的设计要求:全炮重12千克,火箭增程破甲弹重2.2千克,直射距离500米。至于为什么要提出500米的直射距离要求,祝院长的解释是现有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直射距离为300多米,按照当时坦克的前进速度,在这个距离上士兵仅有一次射击机会,如果将直射距离提高到500米,士兵们则有时间进行第二次射击,这样射击命中的机率会大一点,士兵更加安全。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炮兵工程学院克服了没有国家立项和经费支持的困难,完全依靠学院的自有财力和加工条件,进行探索试验,并加工出样炮,总体方案也日趋完善。
1968年,国防科委十一研究院下达了82毫米无后坐力炮、弹、药、引信、瞄准具系统的研究设计任务。此时炮兵工程学院已经划归地方并更名为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学院在原预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制,于1971年造出两门样炮,此后参加了北京南口全军反坦克武器表演试验。在经过了多次国家靶场定型试验和部队试验后,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定型,后改称PW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以下简称PW78式)。
PW78式定型装备部队后,军工部门人员针对在部队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继续进行改进,于1990年、1993年先后定型了PW78A式和PW78B式。
PW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PW78B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组织进行先进反坦克火炮预研项目的祝榆生院长(1918~2014),他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
1977年北京南口靶场反坦克武器汇报表演会,中间摆放的就是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王虹铈供图)
78B式无后坐力炮配用的光学瞄具
品评65式
65式由炮身、炮闩、炮架、击发机、瞄准具等部分组成。无后坐力炮炮身为滑膛身管,全长1 540毫米。炮身尾部有隔断螺和凸环,隔断螺与炮闩上的隔断螺相配合,实现闭锁,这一原理与高压锅锁紧锅盖的原理相似。凸环用于实现炮弹的轴向定位。炮闩打开方式比较简单,握住炮闩手柄上的压栓,将炮闩顺时针旋转45°后即可向下打开炮闩。
在炮闩中间有一通孔,内部装有击发装置,此外闩体前端有调孔板,通过调节调孔板可以调整火药后喷量。此外炮闩手柄可以折叠,在行军过程中将炮闩手柄折下,以免剐蹭。
65式的炮架为管腿三脚式炮架,且具有高低机、方向机结构。值得一提的是,65式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均有解脱手柄。当解脱高低机手柄时,可迅速调节炮身高低方向,而压紧高低机手柄时,则只能通过高低机手轮调节炮身高低。
解脱方向机手柄时,可通过转动方向机手轮使炮身在整个方向射界内调整,而压紧方向机手柄时,则只能在左右45°范围内调整。
瞄准具方面,65式可以使用自身的机械瞄具射击。机械瞄具分为左右两栏,左边一栏标有“榴”字样,表明发射榴弹时使用,表尺分划为0~500米;右边一栏标有“甲”字样,发射破甲弹时使用,表尺分划为0~600米。此外,65式也可以使用光学瞄准具。
65式有前后两个击发机,当对运动目标射击时,前击发机用于以方向机追踪目标时用,后击发机用于以高低机追踪目标时使用。
在实际使用时,65式要采用炮架发射和肩扛发射两种方式。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曾广泛使用65式打击敌方工事等目标。在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典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士兵“北京”使用的就是一门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电影中也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我军使用65式采用肩扛发射方式摧毁敌人工事的场景。但令人惋惜的是由于政治运动导致弹药不合格,在战斗中无后坐力炮哑火两次,导致了士兵“北京”的牺牲。
弹药方面,65式可以使用65式82毫米破甲弹和65式82毫米杀伤榴弹。
65式82毫米破甲弹采用尾翼稳定方式,有65-1、65-2、65-3三代,除了全弹长、装药量、引信等不同外,结构基本相似,采用破甲弹原理,依靠金属射流打击目标。
65式82毫米杀伤榴弹结构与破甲弹基本类似,只是弹头不再采用破甲弹原理,而是填充了780粒直径5毫米的钢珠用于杀伤敌人。
65式无后坐力炮炮闩特写,可见其隔断螺、调孔板和击发装置
65式无后坐力炮高低机特写,可见高低机的手轮和手柄
65式无后坐力炮的炮尾特写
65式无后坐力炮开闩手柄折叠状态,方便行军
65式无后坐力炮方向机特写
65式无后坐力炮配用的机械瞄具的分划特写
65式无后坐力炮前后击发机特写,两个击发机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使用时的方便性,也提高了对运动目标射击的命中率
65式配用光学瞄具的分划特写
65式无后坐力炮后击发机特写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北京”采用肩扛发射65式无后坐力炮,另一名士兵为装填手
升级版78式系列
78式的结构与65式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炮闩位置:78式采用横向开关闩,炮尾左侧设置有两个凸起,与开闩杆上的缺口相配合进行闭锁,操作更加顺手,开闩时只需下压压杆并逆时针旋转手柄即可朝炮身右侧打开炮闩。而65式炮闩打开后位于炮身下侧。
此外,对78式的击发机、炮架等机构也进行了改进,加工工艺比65式无后坐力炮要好。
PW78A式与78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开闩手柄增加了一个开闩臂,减小了开闩力;此外78A式还对脚架高低机、方向机调节手轮以及脚架调整机构进行了改进,降低了高低机、方向机转轮力,变脚架单独调整为联动调整,使78A式更便于操作使用。
此后的PW78B式主要是增设了软绳击发机构和多用支架,使无后坐力炮对移动目标的跟踪射击更加方便、稳定。
78式的重大改进在于弹药方面:为提高射程,研制人员经过努力,成功地将火箭增程技术与82毫米破甲弹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了82毫米火箭增程破甲弹,在破甲弹弹头的底部设有4个火箭喷口,当破甲弹射出炮口40米后火箭发动机点火工作。此外,82毫米火箭增程破甲弹在尾杆部设有折叠式尾翼,发射后受惯性力的作用展开。弹尾部设有一涡轮装置,使得破甲弹在出膛口时可获得1 000转/分的转速,提高了破甲弹的稳定性。诸种措施多管齐下,使得82毫米火箭增程破甲弹的性能非常好,直射距离达到500米,以65°角入射时,可以击穿厚度为150毫米的装甲。
1978年,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火箭增程破甲弹系统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随着坦克装甲车辆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初为反坦克而设计的82毫米无后坐力炮已不能很好地胜任任务,加上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和便携式反坦克导弹装备部队,它们开始逐渐退役或供二线部队装备使用。这位曾经在军中服役数十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逐渐凋零。
编辑/何懿
78B式无后坐力炮有3个击发机构,即前击发机、后击发机和软绳击发机(图中软绳击发机已经损坏)
78式无后坐力炮配用光学瞄具的分划特写
82毫米火箭增程破甲弹火箭喷口特写
性能更优越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装备部队后,82毫米无后坐力炮逐渐退出解放军装备序列。图为中国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