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山毛榉”?外媒关注中国“红旗”16地空导弹系统

金凯   2016-11-25 03:38:58

文/金凯

2014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负责研发的“红旗”16及其外贸型“猎鹰”80野战防空系统,在多个场合高调亮相。在当年7月举行的“火力-2014·山丹”跨区基地化演练中,解放军驻藏某防空旅长途奔袭,通过铁路和公路远程投送,抵达平均海拔1 000多米的西北进行生疏环境下的实兵实弹“大考”,连发三枚“红旗”16地空导弹,成功拦截三个不同飞行轨迹的空中目标。紧接着,在11月举行的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现场陈列的“猎鹰”80实物,让许多外国客户产生浓厚兴趣。

由于“红旗”16/“猎鹰”80与名声在外的俄制“山毛榉”系统有着某种“特殊关系”,因此外媒在相关报道中屡屡呈现“拷贝”、“山寨”、“抄袭”等负面字眼。对此,中国军贸企业予以了正面回应,强调两者之间不存在太多“血缘联系”,并且“红旗”16/“猎鹰”80多数战技指标也优于“山毛榉”。本文综合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及台湾地区军事刊物的相关报道,探寻“红旗”16/“猎鹰”80系统的神秘身世。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只有导弹,没有系统

按照俄罗斯《技术与武器》杂志的说法,中国从未正式接触过9K37“山毛榉”系统,但中国之所以开发出规格和功能近似的武器,应与另一宗军贸有关。1997年8月,中俄签署价值8亿美元的军舰采购合同,俄向中国出售两艘956型驱逐舰(即“现代级”)及相关武器系统,工程编号为“956E”,字母“E”代表“出口”。中国对956E型舰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感到满意,一名中国海军将领曾下部队了解956E型舰的战备情况,谈及舰上大量武器装备等对中国军工业都有许多启发作用。其中,956型舰上配置的“飓风”(Shtil)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就是令中国人充满兴趣的产品,它由牛郎星设计局和革新家设计局联合研制,总设计师为G.N·沃尔金,伏尔加格勒球队工厂(Brikada)负责生产,作战性能上类似于美国海军的“标准”SM-1区域舰空导弹,而“飓风”的“陆基孪生兄弟”就是“山毛榉”。

作为全天候多火力通道的中程防空系统,“飓风”主要担负舰艇和编队的防空作战任务,主要拦截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直升机和各类反舰导弹。据悉,“飓风”系统所使用的9M38导弹单枚杀伤概率为0.7~0.9,两枚齐射对飞机的杀伤概率为0.81~0.96,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杀伤概率为0.43~0.86,导弹能攻击15米至1.5万米高度飞行的飞机,10米至1万米高度飞行的反舰导弹,射程为3.5千米~25千米,这一性能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较为领先的。

与引进956E型舰和“飓风”系统存在“巧合”的是,“红旗”16导弹开发于1999年7月正式立项,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正式公开,2012年珠海航展上又推出外贸型号“猎鹰”80。正因为中国并非直接接触全套“山毛榉”,所以“红旗”16/“猎鹰”80的标准作战单位——导弹营组成也有别于原版,包括一辆搜索雷达车、一辆指挥控制车与三辆(某些情况下为四辆)火控雷达车。通常,导弹营以三辆火控雷达车分派三个连级火力单元,每辆火控雷达车搭配四辆(也可减为三辆)导弹发射车,每辆发射车配有1~2辆供弹车,一个连最多配属八辆供弹车。每个连还配有电源车、导弹吊挂装填车、维修车与导弹检测车各一辆。

“红旗”16的指挥控制车可控制1~4个火力单元。指控车能同时处理48个空中目标,并将其中24个重要目标传输给火控雷达。指控车采用陕西汽车集团从德国MAN曼恩集团引进技术生产的SX21-90式7吨级6×6底盘,动力为WD615-77涡轮增压水冷式柴油机。指控车中段为通信天线,但通信天线必须在抵达发射阵地后,以人工方式组装。指挥舱内有三座LCD式指挥平台,指控车后段则备有一台专用柴油发电机。需要强调的是,“红旗”16的指控车可与“红旗”9、“红旗”64等中国空军现役地空导弹系统实现数据信息互联,显示中国在防空指挥平台方面有了大幅进步。

在搜索雷达车方面,“红旗”16选用山东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引进自白俄罗斯明斯克重型汽车厂(MAZ)技术制造的泰安-5850式6×6底盘。而火控雷达车、导弹发射车也采用相同底盘,便于后勤维修。搜索雷达车和导弹发射车的驾驶舱均为前后双排座,可搭载5名乘员,火控雷达车的驾驶舱较小,乘员为两名。此外,这三种车型在部署时都会使用四支液压千斤顶固定支撑。搜索雷达车使用三维主动相控阵雷达天线,备有敌我识别天线(IFF)。雷达工作在S波段,最大目标探测距离为140千米,最大目标跟踪距离为100千米,搜索高度两万米,波束仰角为0~70度,雷达天线采取360度旋转搜索,能同时显示144个目标,并对其中48个目标进行追踪,将追踪的目标参数传输给指控车。搜索雷达的发电机位于驾驶舱后方,雷达天线与处理系统位于同一车体内。雷达车行进时,天线被收放于车体内,到达阵地后再进行举升架高。

“红旗”16的火控雷达车,有公开资料称采用L波段被动相控阵雷达天线,但L波段实际不适合导弹精确制导,因此可能应为X波段,但有待查证。根据航天科技发布的信息,该雷达最大搜索距离为100千米,对战机目标的锁定距离为85千米。雷达方位搜索角度为正负45度,高度角为0~70度,雷达底座能进行360度旋转,能同时锁定8个目标,并引导8枚导弹攻击4个目标。火控雷达车的布局是前段为指挥控制舱,内置三个指挥控制平台,中段为雷达天线基座,后段为柴油发电机,整个雷达车设计类似“红旗”9系统的HT-233火控雷达车。

持续改进中

据日本《世界舰船》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在“红旗”16研发过程中曾进行垂直发射与传统倾斜发射的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垂直发射。“红旗”16原计划只作为舰空导弹,不过在2005年进行首度陆上测试后,中国军方同意发展陆基型“红旗”16A。相关报道称,“红旗”16首度试射并不成功,导弹在发射升空后18秒就解体,7天后第二枚原型弹也在发射升空后10秒解体,使得导弹试射被迫暂停。三个月后,“红旗”16才正式试射成功。2006年10月,“红旗”16A首次进行靶机拦截测试,总计试射29次,成功命中目标28次,试射成绩相当优异。海基型“红旗”16也在2007年底进行首次试射,成功命中目标,并在2008年的定型测试时以7发7中的成绩完成。

有趣的是,“红旗”16的海基型与陆基型实际采用不同的发射方式。陆基型采用“冷发射”,海基型则采用“热发射”。在“红旗”16之前,中国舰艇的垂直发射系统都采用“冷发射”,但从054A型护卫舰的设计建造过程来推断,“红旗”16从一开始就考虑“热发射”,但为什么陆基型却用“冷发射”?外界推测,“红旗”16可能是研制中途才改为“冷/热”两种发射方式,可能作为中国第一种通用式导弹进行设计。在2005年“冷发射”的“红旗”16A立项后,052D型驱逐舰使用的“冷/热发射”通用垂直发射器也于2006年底立项,可见中国对于“冷/热发射”技术的通用性已有安排。微妙的是,采用“冷发射”的“红旗”9远程地空导弹也是在2005年定型,它决定采用“冷发射”可能与“红旗”9研制成功有关,但“红旗”9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的长峰机电技术研究设计院研发,与开发“红旗”16的航天科技不同,双方是否有技术交流则不得而知。

“猎鹰”80防空系统的搜索雷达车模型

“猎鹰”80防空系统的指挥控制车模型

2014年7月举行的“火力-2014·山丹”跨区基地化演练中,解放军驻藏某防空旅长途奔袭,实施“红旗”16防空系统的机动作战“红旗”16导弹弹长5.01米,略短于9M38的5.60米,弹径(不含弹翼)为0.34米,比9M38的0.40米要纤细。它采用与9M38相同的4片呈十字形的长弦短翼展边条翼面与4片截短三角翼形的活动控制舵面,但尾翼采用折叠式设计,且翼展更长。边条翼的优点是提高导弹的机动性与射程,提供额外的升力与动能,且能强化弹体结构,这种设计在中远程地/舰空导弹与各种空空导弹上很常见。导弹重615千克(一说690千克),含发射筒的重量共1 300千克,导弹弹头为70千克。导弹存放于真空状态的发射筒内,在无需额外保养的情况下可存放10年之久,进行定期保养可存放15年。导弹的杀伤战斗部采用两段式预制破片,第一层为工字形,每片8.1克,共设置4 000片;第二层采用四边形,每片2.3克,设置1 500~2 000片。质量较大的破片置于外层,较小的置于内层。工字形破片段在爆炸时会呈现中高速旋转,飞行距离较远,可对目标物产生切割作用,破坏力较强,质量较小的四边形破片飞行速度较快,散布面积大,可弥补工字形破片的空隙与数量上的不足。

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1 200米/秒(约合4马赫),平均飞行速度为750米/秒(约2.2马赫),导弹可做出最多30g的大过载动作,采用初期惯性制导,中/末端半主动雷达导引。导弹最大射程42千米,最小射程3千米;最大射高2.2~2.5万米、最小射高15米。导弹的推进段为一台固体燃料单室双推火箭发动机,发射阶段采用星形孔装药,燃烧速度快,推力大,提供初期爬升动能,等星形孔装药接近燃烧完毕时,再点燃圆柱形药柱,能提供燃烧时间较长,推力较弱的动能,整个助推燃烧时间约12秒,而且导弹推进段还设有四个矢量燃气舵喷嘴。“红旗”16导弹的飞行轨迹与9M38很相似,均为先快速爬升,再俯冲攻击目标,可拦截距离40千米外的战机目标,对飞行高度50米,飞行速度300米/秒的巡航导弹,可在3.5~12千米内拦截,它对飞机的单枚拦截率为0.8,对巡航导弹为0.65。另外,“红旗”16也能拦截反辐射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但航天科技并未公布拦截率,只是披露过对普通飞行目标的脱靶范围控制在2米内。

“红旗”16的导弹发射车备弹6枚,整个火力单元从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发射第一枚导弹)的间隔为12~14分钟,这段时间不包括目标搜索时间,因为目标确认主要是由搜索雷达车与指控车负责,每枚导弹发射间隔为3秒。据悉,“红旗”16的改进型正在开发中,可能改用主动/半主动复合雷达寻的器,并加大导弹射程,成为远程地空导弹,型号可能为“红旗”16B或“红旗”26。

“红旗”更胜“山毛榉”?

台湾《全球防卫》杂志称,中国军贸代表在海外展会上推介“红旗”16/“猎鹰”80时,没有直接回应关于“山寨”9M38导弹的话题,但愿意将其与“山毛榉”系统进行对比,认为自己在部分战技指标上居于优势。如前文所述,中国是以“由海知陆”的方式,间接接触“山毛榉”系统,因此客观上不太了解整个“山毛榉”系统的设计思想,这也使得“红旗”16/“猎鹰”80在系统总成方面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因此简单说“山寨”或“拷贝”是不符合实际的。

冷战时期,苏联通过多场中东战争的经验教训发现,单一火控雷达或搜索雷达很难确保整个地空导弹系统的持续作战能力,如果系统雷达遭到摧毁,所有子系统都将被瘫痪,因此在设计“山毛榉”时,才特地将每辆发射车都配属一部火控雷达,供弹车也同时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即经由发射车的火控雷达导引,整个系统非常强调备份设计。至于中国的“红旗”16,整体设计倒接近空军型“红旗”9,设计概念更接近要地防空,陆军野战防空意味倒是淡了些,例如俄军“山毛榉”火力单元不会单独修筑导弹发射阵地,几乎是“停下来就打”,而观察解放军“红旗”16导弹部队的演习训练,往往发射要进入事先修好的阵地开火(从照片看,阵地上有明显的挡焰墙等设施)。“红旗”16也不大强调“备份设计”,虽然该系统拥有性能优异的相控阵火控雷达,但雷达一旦遭到摧毁,整个系统将陷入瘫痪。此外,“红旗”16的供弹车也不具备导弹发射能力。显然,在野战防空领域,中国缺乏像俄罗斯那样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融入武器设计中。

至于“红旗”16/“猎鹰”80系统与“山毛榉”的细节差异,不妨首先从底盘说起。目前,现役大多数“山毛榉”系统采用GM-569履带式底盘,导弹发射车重达33吨,论公路机动能力当然不如“红旗”16/“猎鹰”80,不过这是两者在国情与战术运用存在差异。众所皆知,俄罗斯幅员辽阔,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加上“山毛榉”的主要作战样式是跟随装甲部队在欧洲平原上进行野战,所以采用履带式设计,况且“山毛榉”所用底盘的很多零部件与“雷神-M1”、2K22“通古斯卡”等俄军其它型号野战防空系统通用,减少了后勤负担。不过,近年来俄罗斯为推动军火出口,也推出采用MZKT-6922式6×6轮式底盘,搭配各类地空导弹。

2009年国庆阅兵时,出现在长安街上的“红旗”16导弹载车,请注意这不是制式车辆,仅作阅兵之用2014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猎鹰”80防空导弹系统“红旗”16采用轮式底盘,主要考虑到中国东部地区公路网极为发达,即便是西部地区也多为少雨荒漠草原,加上可借助发达的铁路网投送,因此选用轮式底盘。但在底盘统一部分,中国多种野战防空武器采用不同底盘,对整个后勤系统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红旗”16的系统操作类似“红旗”9,发射车到达阵地后,人员还必须下车进行系统展开与天线架设,使得发射车从行进到发射第一枚导弹耗时较长,相比“山毛榉”系统因为人员只需在车内进行各项操作,从行进间到发射第一枚导弹只需 5分钟。

中国强调“红旗”16/“猎鹰”80的雷达性能优于“山毛榉”系统。在搜索雷达部分,“山毛榉”使用9S18搜索雷达,雷达本身会将搜索到的目标参数传送给指控车,雷达最大搜索距离为160千米,指控车能同时处理60个目标,并将其中36个目标参数传送给导弹发射车。“红旗”16的优势是采用主动相控阵天线,目标最大搜索能力为144个,但实际能追踪锁定的仅48个,传送到指控车时提供火控的更只有24个,在目标搜索力上并无优势。

火控雷达方面,如果是采用9A310发射车的“山毛榉-M1/ M1-2”,其9S35火控雷达仅具有两个目标追踪能力,这也是中国强调其火控雷达具有引导8枚导弹攻击4个目标的能力。但“山毛榉”的基本火力单元配有4~6辆发射车,等于整个火力单元同时具备引导12枚导弹攻击6个目标的能力。不过,9S35雷达不具备目标搜索能力,在这一点上,“红旗”16的火控雷达占有火控兼搜索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已向国际市场推出“山毛榉-M2”,采用9A317发射车,火控雷达换成9S36被动相控阵雷达,最大搜索距离达到120千米,对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为3平方米的目标能在100千米处发现,95千米处锁定,在搜索模式下能锁定10个目标,火控模式下能同时攻击4个月标。

让“红旗”16无法比拟的是,“山毛榉-M2”的火力单元本来有4~6辆配备9S36火控雷达的发射车,且为了弥补搜索低空探测的不足,“山毛榉-M2”在每个火力单元新增两辆采用架高器的9S36火控雷达车,能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搜索,等于一个“山毛榉-M2”的火力单元就能同时攻击多达16~32个目标(8部火控雷达),是“红旗”16的2~4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只是通过进口俄罗斯956E、956EM型驱逐舰来获得“飓风”系统所使用的9M38、9M317导弹,这两款导弹在性能上确实与“红旗”16不相上下。使用“冷发射”方式的“红旗”16在导弹保存上也确实优于“山毛榉”。但俄罗斯的最新导弹型号性能则大幅提升。在2013年莫斯科航展上,采用“冷发射”的“山毛榉-M3”正式公开,采用9A317发射车搭载6枚9M317M导弹发射筒。9M317M导弹的射程为2.5~70千米,射高为5~3.5万米,导弹最大速度4.5马赫,且能拦截飞行速度3 000米/秒的目标(可拦截弹道导弹),整体性能完全在“红旗”16之上。导弹单发命中率方面,使用非相控阵雷达火控的9M38与9M317对飞机与巡航导弹的拦截率分别为0.85与0.4,巡航导弹的拦截率低于“红旗”16主要是火控雷达所造成,而采用相控阵火控雷达的9M317导弹,对飞机拦截率达到0.95,巡航导弹也有0.7,明显高于“红旗”16。

“山毛榉”系统的供弹车也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可填补导弹发射车在弹药用尽时的空窗期,灵活实用,图为采用轮式底盘的“山毛榉-M1-2”

俄罗斯新出品的“山毛榉-M3”,采用“冷发射”,性能有较大提升

“红旗”16的火控雷达车,外媒称可同时导引8枚导弹攻击4个目标[编辑/行健]

上一篇回2016年8月第8期目录 下一篇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2016 毕业论文网 > “中华山毛榉”?外媒关注中国“红旗”16地空导弹系统